益善社

 

上世纪民国初年(1922年),一场12级的大台风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当时人们把这场灾难叫海风潮。待到来年1923年,庵埠等地又起了瘟疫。当时前往于天津行商的庵埠马陇村商人董书田。他看到了天津那边的吕祖信仰极旺,便萌发了请吕祖到庵埠这边供奉,以祈祷平安,抵抗瘟疫的想法。同年,便在天津叩请吕祖的香火传到了庵埠。

 

董书田回到了庵埠之后,便与同村的商人陈友兴等人,创办了益善社。创办的地点是在现在的马陇头朝万德路方向的一间铺子,现在被拆作路了。当时规模很小,有两层楼。楼下是外置的香炉敬拜天地父母,楼上二楼供奉着吕祖仙师。

 

益善社创办后,前来朝拜的香火纷纷。当时并没有扶乩,前来的善信皆是来求仙师的坛水,喝平安。后面朝拜的人非常多,益善社的地方小。拜到最后人们在大街上朝着益善社拜,所以后来从水龙局前水光顶到马陇头益善社这一小段路被人们改名为万德路。

 

益善社于1951年被毁。

 

 

益善社创办后,由于香火很旺盛。初一十五的人们拜不到的人很多,仙溪村的黄德茂,陈阿图等,在大街三角头附近。创了另外一个点,紫霞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