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童”嚴重侵佔鸞盤
“乩”是指人神相感,分別有“扶鸞”和“借竅”,“借竅”就是俗稱的“乩童”也叫“跳童”,這是最普遍的“乩”,幾乎各種宗教都有。在從前,中國民間很多,由於是一個人身讓一個靈進入身體後的行為,因為來的是什麼“靈”,便做什麼表現,為了能造成“吸引”人的注意,穿著為都仿模故事上或戲劇上的裝扮和動作,還手拿各種武器抖動身體或腳,他們會到處亂走,給人印象如在驅邪驅鬼,這些還算文雅,人們把它稱為文乩,至於過火、下油、上刀梯、坐刀椅、打釘球、割舌、刺身、穿臉……等行為,稱為武乩。這種乩童,就如佛教所說,“把人身難得的身子,賣(借)給鬼神”。乩童不能自己,加上乩童以為自己神力無邊,無知的人“害怕”或“有求”所加以奉承,乩童因此會心生傲慢,不僅不重視個人的修行,還借此吃喝嫖賭,更加墮落,至使欺騙女色,騙錢財的事層出不窮,新聞更是常有所見。在中國歷史,政府因為這種“乩”氾濫,曾經大事禁止和把它當巫術,屠殺眾多乩童,以靖社會,現代人教育普及,知識水平大大提高,所以要從智慧上着手,莫再有“被大事屠殺”的悲劇出現!自古以來,乩童皆受到慘烈的報應,切記!切記!慎之!慎之!
德教的師尊都見過多朝代的屠殺,又怕“乩”的失去,故有“扶鸞”的諭示:
一、 五生一體行八則,修十德為根本。
二、 沙盤、柳筆之傳接。
三、 鸞德之約束,故不語、文雅、麗文、穿著斯文之德風。
四、 以神為師,皆為傳道、授業、解惑之善。
五、 在聖殿上舉行,以禮儀莊嚴道場,以鸞務組制約,以鸞文研究小組弘道。目的是要德教在鸞、教、慈一體之下,不會墮落沉淪,永遠存在。
可惜進入21世紀,德教會被“乩童”入侵。這些乩童本來是在神廟中活動,由於太多裝神亂鬼的事情太多,人民都不再信任他們,甚至厭惡它,口殊筆劃,他們因此斂財表演越來越困難,而德教會素有教化慈善功德,正是他們尋找的目標,今天我們有一些閣社在進行“跳童”。這次在明立善社大會鸞上,都嚴重被一組“跳童”者全給破壞了。
德教會同仁,要具有分別的智慧,不妨仔細回顧,那一些從事乩童者,有誰有好結果,莫不受到師神之懲和受到天譴,就說本身的閣,跳童入侵之後,何曾有“和諧與安樂吉祥”,那些領導接受了跳童入侵,又何不是苦難接踵而來呢?更讓你心中起伏難安,這都是師尊給你的“警告信”。要及早回頭,以免在共業之下墮落到無邊無間的苦境之中-- 不遵聖典,天堂與淨土立刻消失。
我們要深知“乩”這是所有宗教的共同活動,而靈是廣大眾多,什麼修行,接什麼靈,唯有“正”一字才是師靈所居,德教會要立於不敗不滅不死之地,領導人要以邀吉亨,豐享天爵,唯有常持此聖典,依聖典之教而解、行、修、悟、證、得。必需拒“乩童”於外,拒“人意之乩”於外,拒“跳童”於外,堅守鸞德。
佛說:定業不可轉,要及時,以免墮落無邊,回頭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