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乩務》
一示: 乩掌無左右正副之分,但定位卻有分別,故以:主筆乩掌、協助乩掌稱。
一示: 主筆乩掌應全神貫注沙盤,眼觀而不見、耳聽而不聞。莫被外境所影響,靈慧貫通,方可有成。主筆乩掌多因火候難足,易被外境所牽,故應全心放下一切,神人相通必為易事之舉。
一示: 協助乩掌應以配合主筆為主,亦應心無雜念,一心一意,隨柳木揮動。
一示: 平沙者應多加視察柳木之揮動,而沙之多少應視其所需而定。切記平沙板勿觸及柳木,因此舉乃對降鸞之神道不敬,初學者應明此理。
一示: 唱生之責在於心無雜念,全神貫視於沙盤,而隨柳木之揮動可知其字。
一示: 筆錄生應只注重聽聲於唱生,全神記錄。
一示: 乩務組眾無分你我,乃一部門之工作,故若分別,此部門只可各自行事,能不敗乎?
一示: 乩組成員應互相配合,莫為生字或讀音而煩,可在乩務過後再研究。
一示: 乩組成員卻忌懶散觀念,乩組各成員以為聰明故多借口,此乃懶惰之因。
一示: 乩組成敗榮辱,關係到紫雲。故若不精進團結,紫雲之名譽,誰人可當?
一示: 本蕭子預祝乩組成功。
本蕭子是
執掌柳生,應感天恩,賜良機替天語,雖宿慧有備,然後天須補,靈慧加強。
以此三要:( 一)重修身、(二)加修命、( 三)昇慧根。
方達性命雙修,內外兼練俱備,而妙文可出,接通神人,造福人群。反之掌生執念牽強,難棄私意,誤人害己罪不輕,故紫雲鸞音初佈,德苗欲長,眾掌生切記,督察審之。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暢己胸懷不入俗
書道能通與凡殊
紫鸞方佈 同修共研
德閣宣教 內修圓融
德研宣德 乩務一體
不容分開 違命自省
本蕭護法代宣是
乩掌習乩忌煩躁
柳肇乩文需對照
書得爻數盡神意
假借私意莫得意
本道濟是
習習學學勤修理
乩乩查查虛心取
觀觀自心靜修去
心心無牽師道理
靜盡矣
修為誠
為德首要修謙卑
首不逞強話真理
要成掌生莫忘記
本瘋僧是
柳筆揮舞飛沙走動
平沙專注柳之動態
唱生醒目一筆一劃
錄諭耳清聽唱錄字
五位須以靜、清、定、專,方可合一體。
一示: 正乩入定傳接師意。協乩定神隨柳揮,方可合一。
一示: 平沙專注柳筆揮動之旋位,方可平好沙中沙。
一示: 唱生醒神;目明,方可看明師之一筆一畫及師意,明乎?
一示: 錄諭應定,全神貫注;耳清,方可聽清唱生之調。明乎?莫不專神,東張西望。多參、多研、多習,方可圓融一體。
本道濟天尊是
夫— 舉凡一閣開乩宣教闡德,掌代天行乩,首修五品端正,心志堅定,不為外境所移。帝闕蒙師聖恩準,錄於孚帝,楊柳二師共證玄緣,協天金榜提名。苟對師聖思維不正,私心私意,願受責罰永不光。
本紫乙是
一示:凡雙掌扶柳則須以五位一組。今略解之—
一示:正乩正筆: 此乃以靜定為本。靈接師聖靈寄,後以意化透柳, 再以柳靈揮而書文。觀偶見正筆所書雖框之以德,然其靈純欠佳,故所得者乃潛意之作。夫凡正筆者,習之以靜則為棄我,習之以定則為忘我。此曰:棄我為靜;忘我為定,存無我之境,此境則為靈純,唯靈純方能棄私我潛意所為。
一示:協筆: 凡協筆應扶柳以平衡柳靈,使柳筆揮動暢順。反之,若柳筆受阻則靈接受礙。
一示:平沙: 凡平沙者應不作雜,專於盤。所謂:板不撞柳。
一示:唱喻: 應心不作二,莫作他顧,眼隨柳動則字隨口出。
一示:錄諭: 應專於音聲,則易字隨筆書。
夫—
一示: 鸞文— 凡鸞文皆為師聖所書。故稱之為聖鸞。凡正筆靈接聖意,皆以虔心為書。若含私意潛意則愧對師聖矣!夫凡習乩者因慧純尚缺,故多見人意潛意,可作恆耐習之。然所書鸞文皆不可作準。
本道濟是
輕輕鬆鬆柳筆揮
思惟清靜神意接
柳書文字沙盤現
唱喻唸字錄諭記
平沙專注消筆跡
五位一體為職守
各肩任務鸞務責
本蕭子是
一示: 乩掌習柳,非朝夕事,須加謹慎,莫可兒戲。
一示: 柳筆書文,得自感應,神人相通,勿做假文。
一示: 乩掌習柳,天賦各異,各有長短,須同合力,方有作為。
一示: 若有怪文,監督之責,莫做好人,實則害人。
一示: 唱喻、錄諭、順以靜心,用心觀之。文字浮現,往後時日,必能順暢。
一示: 翻譯乩文,詮諭文言,須用專人,信口雌黃,自圓其說,實為敗筆,為人笑柄。切記!切記!
本關平是
乩掌習乩忌煩躁
柳肇乩文需對照
書得爻數盡神意
假借私意莫得意
本道濟是
言行舉止皆為德
莫以太極演八卦
習乩要旨不生疑
生疑自斷玄緣機
本道濟是
學乩須心清
柳筆隨心行
意念存善德
靜身養心靈
本白雲道長是
掌生習乩
何其有幸
神道安排
沙盤再開
執柳純靜
慧靈自來
發願為德
心莫二猜
師聖降柳
來去自在
學無止境
深如大海
德理渡世
圓融紫雲
弘揚德業
雲集英才
佈德宣教
永記胸懷
他日定慧
逍遙天台
本白雲道長是
練乩得靠心意誠
文出柳筆示神意
習乩勤修莫放鬆
字書淺易文精深
本道濟是
乩掌新掌
思潮起伏
靜心難定
多習靜坐
必可加強
心誠意堅
方有作為
本仙班老朽是
習柳因緣造化蒼生
字亂心亂不可不知
掌生參之
掌柳畫沙見真性
生老病死無去掛
持善固執文偏差
筆書師言必中庸
心念忘我接師靈
無為柳揮存作為
礙障我執心思多
可學靜坐多習禪
行端清淨對無常
可習淡化平常心
明白人生皆此理
也修己身代天語
本蕭子是
猶豫不決難行乩
立志發願誠為掌
一筆落下書師意
三心二意不成體
勉習掌
責修持
一閣揚宣依乩法
正念行乩法亦正
邪念行乩天豈欺
本道濟是 訓眾習掌,勉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