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教宣教員(一)
浩瀚的德法德理必須要有宣教員來宣講,“道”理是“不說不知道”。而所宣說的德法德理,要以《心典》為根本,而《心典》內容又是包含了華夏眾多經典的精華,確是要把這些有關的經典讀一遍,才能一窺其奧妙。
“宣教’是德教會重要工作,為行教三足鼎立之一。在21世紀,人們普遍受有高深的教育,對生命的意義追求有著迫切感,信仰要求相對提高,要的是“有令人嚮往,值得學習”、“可學、可行、可修、可証”的法理,德教完整的世俗性教理教法體系,最適合他們。
“不信者來信,信者深信”是宣教的天職。要努力宣教,能:1. 讓有心人不會以為德教“什麼都沒有”,而走到其他宗教處聽說經講法,人員不會流失,還可以增加閣員。2. 來到閣所只講德法修行,減少了閒談、說人是非。3. 德法德理熏陶,有宗教情操,人生有方向,不枉過一生。4. 了解德理浩瀚深遂,有終身學習的內容。
宣教員(德師、經師、禮師)是德教的聖職人員,負責“揚大教化”的工作,所以德教宣教員要熟悉德理德法。
一、 心理建設:“宣教員是德教會的聖工,宣揚德教德理德法為終身事業。凡德教會上上下下的人,都把宣教視為唯一的責任,度化眾生,落實師尊揚大教化普渡眾生聖諭。
二、 接受培訓:培訓學習是最快捷的方法,內容是以德教教理為教育核心。1. 先學習天天誦唸的《心典》,掌握其體系:道、德、禮一體功能。2. 了解德教三足鼎立:扶鸞、宣教、慈善。3. 了解扶鸞特點。4.弘揚德法德理的技巧。
三、 理論建設:知識吸收,要落實實踐,成就自己的修行;自修是為了進行教化。如《心典》把自修與外行結合為一整體,所以言宣提升要:1. 寫出多篇演講稿,做為宣教之用。2. 頻密地在任何聚會中,講解德法德理,五分鐘時間也不能錯過。3. 舉辦講座會。4. 建立閣所講德講法的德風,到來的人只想到修行和深入德理。
四、 宣教內容很多,視聽眾水平實施;平凡的生活化 “道”理,最具吸引力。